常识

网站首页 > 阅读频道 > 常识 > 内容页

董卓之乱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如何评价董卓之乱

发布时间:2017-02-25 广场舞之家【常识】

摘要:董卓之乱,东汉中平六年(189),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到192年

董卓之乱,东汉中平六年(189),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到192年被王允、吕布所杀,历时3年。3年时间虽短,社会却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基本决定了以后历史的走向,三国群雄在此期间先后登场,作为三国乱世的开端。

结果

初平三年(192年)六月,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率兵攻入长安,赶走吕布,杀死王允,大肆报复,吏民死者万余人。随后李傕劫持献帝,郭汜扣留公卿大臣。最后献帝被迫逃出长安,流离失所,最终投靠曹操,汉室名存实亡。经过这场动乱,关中地区二三年“无复人迹”,社会生产遭到严重摧残。

影响

董卓之乱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加速和促进了东汉政权的灭亡,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此后,东汉政权日趋衰败、最终倾覆。

评价

曹操曾经在《薤露》评价董卓之乱说: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蔡文姬在《悲愤诗》的前半段揭露董卓之乱给人民造成的无限痛苦,诗曰: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下页更精彩: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如何评价李鸿章的功与过?李鸿章是好人还是坏人 下一篇:董卓之乱的背景 董卓是如何夺得大权的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qq:3371650278

CopyRight 2013-2018 广场舞之家 Gcwzj.com 沪ICP备13044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