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2 广场舞之家【常识】
摘要:针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能对身体出现的一些不适进行更好的调理并且还不会产生副作用,并且根据身体出现的不同的症状按照穴位来进行按摩,但是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身体免疫力比较差,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也是要掌握好方法的,下面一起了解下儿童真的
针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能对身体出现的一些不适进行更好的调理并且还不会产生副作用,并且根据身体出现的不同的症状按照穴位来进行按摩,但是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身体免疫力比较差,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也是要掌握好方法的,下面一起了解下儿童真的能针灸吗、
儿童真的能针灸吗
由于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进行针刺时有自己的特点,与大人不同。
一听说要给小孩子扎针灸,许多家长常常存有害怕恐惧心理,“小孩子能扎针吗?”“给小孩子怎么扎针?”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提出。
小儿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抵抗力也就是免疫力低下,经常容易生病。但另一方面,小儿生病后又易于恢复。根据这些特点,在给小儿扎针时,我们常用小针、短针,以解除小儿及家长害怕扎针的恐惧心理。在进针时,既扎得浅,又不用力深刺,否则易引起小儿哭闹,不与医生合作,因而损伤皮肤及肌肉。对于留针的小儿,我们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病程,尽量减少留针时间。选穴时,可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病情,进行精选,以尽可能少的穴位达到最好效果。对于针刺的手法也有讲究,应快速进针,可减少进针时的痛苦,并作小幅提插捻转,待达到扎针效果后,马上出针。
儿童针灸要注意什么呢
1、医生应该精神集中,控制好针具,以防小儿哭闹、挣扎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患儿家长应该在摆好体位的情况下,固定好小儿的肢体,防止小儿乱动、挣扎,以免影响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穴位不宜针刺。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对胸、两肋、腰背脏腑位置出的穴位,不宜直刺、深刺,以免伤及脏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针刺眼部和颈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柱的穴位时,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5、对尿潴留、遗尿症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6、小儿在患有发热、水痘、腮腺炎等时不宜针刺。
上面就是对儿童真的能针灸吗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小孩在生活中是能够通过针灸进行改善身体的,但是饮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的,其中有发热或者水痘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针灸。
儿童抽动症是在孩子当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引起这样的症状原因有很多种,比如遗传原因等是不能预防的,出现这样的症状总是会导致孩子面部抽搐以及运动型抽搐的现象,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家长总是会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儿童抽动症针灸治疗好吗
儿童抽动症针灸治疗好吗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和行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表现为坐不住、小动作多且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纽扣等有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冲动。而儿童抽动症为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由自主抽动,表现为频繁眨眼、皱额、吸鼻、撅嘴、伸舌、摇头、点头、耸肩、动臂等。往往情绪激动或感冒过后,症状加重,有的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如公鸡打鸣声,少数患儿控制不住地说脏话。患儿性格上多急躁、任性、易怒。据悉,儿童抽动症为现代疾病,与儿童饮食不均衡,看电视、玩电脑、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有一定的关系。
据有关资料报告,这两种病可同时出现,儿童抽动症的25%~50%合并有多动症。多动症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抽动之前,较之早2~3年,并且是重度抽动患儿常见的症状。虽然这两种病有某些类似之处,并且可以同时伴发,但是单纯多动症儿童绝无肌群抽动现象,这一点是抽动症和多动症鉴别的关键。
针灸治疗儿童抽动症、多动症,可采用针刺,如体针、头针、耳针、电针等,再加上艾灸、耳穴压籽、中药穴位贴敷等综合方法,具有效果显著、作用持久、无副作用等优势。
对于多动症或抽动症的患儿,专家提出,不要忽视心理治疗,它包括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尤其是患儿的家长和老师应理解疾病的性质和特征,减缓或消除担心与焦虑,抽动症是病,而不是调皮、故意做作,从而正确教育、耐心帮助。合理安排病儿日常的作息时间和活动内容,避免过度和紧张疲劳,可开展韵律性体育活动锻炼。
上面就是对儿童抽动症针灸治疗好吗的介绍,通过了解以后我们知道针灸治疗儿童抽动症也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的中医院进行,因为针灸是根据穴位来进行身体的调理,如果找不准穴位不仅不能调理身体还能对身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