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为何成为城市的烦恼?

来源:广场舞之家 栏目:广场舞资讯 时间:2013-12-13 08:46

  最近,不断有市民投诉,不堪家门口广场舞的噪音干扰,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干预。更有甚者,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3年8月某日,北京昌平男子史某因屋子旁边跳广场舞噪音过大,干扰了自己正常生活,为威胁朝天鸣枪,并放藏獒冲向跳舞人。

  广场舞在过去10多年内,作为一项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载歌载舞,强身健体,既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曾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风景,一度被基层文化部门在社区和农村大力推广,而风靡全国。

  短短10年,弹指一挥,昔日的“风景”,如今何以成为城市居民的一大烦恼?在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我除了感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之快外,却有更多的担忧。

   毫无疑问,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嬗变,当今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出现多元化。而广场舞是10多年前群众 文化生活相对单一、文化资源匮乏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今显然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了,逐渐淡出人们视线是必然的。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人所认 同的观点。

  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十多年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远远胜于对精神文化的弥补,尤其是承担生活压力的中青年人。 这从广场舞的主体(参与者)构成变化也可以清楚看出。10多年前,广场舞是真正的“全民参与,老少皆宜”。只要音乐一起,男女老幼都翩跹起舞,群情激越, 而那些领舞者,大多还是风华正茂的男女青年。现如今,放眼广场舞所起之处,无不暮气沉沉,跳舞的几乎净一色是体态龙钟的大爷大妈。年轻人几近绝迹了,即便 有也是抱着极大的勇气去的。

  是年轻人不屑于或者讨厌跳广场舞吗?我看也未必尽然,因为即使他们自己不参加,那里面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让老人强身健体,自娱自乐,而且还多一个与邻里沟通交流的渠道,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是什么阻碍了年轻人参与?生活!

   毋庸置疑,当下的青年一代,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新生代,他们承受了来自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学生时代,要为了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而“三更灯火五更鸡”;大学毕业后,不得不在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中浴血奋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又在为婚房、嫁妆,愁眉不展……学习、工作、生活,无时 无刻不在像钟表上拧紧的发条,呼呼地旋转,稍有松懈,生活就要停摆。他们哪里还有时间去跳广场舞?哪里还有心情去载歌载舞?

  而人在高度紧张的情绪中,又岂能被外界所干扰?不要说广场舞,有时在工作场合,同事间一句不顺心的话,都可能引来一股神经质般的无名怒火。

  被高度挤压的社会节奏、疲于奔命的物质追求,早已把人们的精神生活掏空,以致人们对文化娱乐的欣赏能力和情趣都在慢慢退化。

   也许有人要反对,现在一些酒吧、影院、演艺场所不是很火爆吗?进出那些场所的男男女女不是活得很潇洒吗?其实,这只是空虚的表像。现在不少都市白领,即 便有空和朋友在酒吧、卡拉Ok,敞怀畅饮、纵情高歌,可喧嚣过后回到居所,回到现实生活,有几个人迎接的不是更为膨胀的空虚感。

  更不必说,一年到头,您究竟花了多少时间,真正听从自己,去做一次舒心的旅行,看一场喜欢的电影,听一场心仪的演唱会,读一本喜爱的书,和朋友做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如果连这些小事都不能完成,我们又怎能苛求更多的精神追求?

   由此可见,广场舞并不是面目狰狞的城市累赘,也不是大爷大妈强加给你我的干扰器,只是我们自己的心被生活桎梏得太紧,没了“众乐乐”的情趣和胸怀。化解 广场舞的烦恼,除了从时间、空间、音响等客观因素的技术层面调整外,还得多从人们的内心、从精神文化层面,给予更多的关怀。

声明: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来自正规视频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

CopyRight 2013-2018 广场舞之家 Gcwzj.com 蜀ICP备2021010314号-1

如有侵权信息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