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网站首页 > 阅读频道 > 常识 > 内容页

药糖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药糖?

发布时间:2017-03-24 广场舞之家【常识】

摘要:天津人对药糖的回味是经久的,情有独钟,津味美食与民俗文化薪火相传。买的买,捎的捎,卖药糖的又来了橘子薄荷冒凉气儿,吐酸水儿呀,打饱嗝,吃了我的药糖都管事儿!这是郭德纲在相声《叫卖图》里学的吆喝声。如今,老药糖盒子已成为博物馆的展品,成为了

天津人对药糖的回味是经久的,情有独钟,津味美食与民俗文化薪火相传。“买的买,捎的捎,卖药糖的又来了……橘子薄荷冒凉气儿,吐酸水儿呀,打饱嗝,吃了我的药糖都管事儿!”这是郭德纲在相声《叫卖图》里学的吆喝声。如今,老药糖盒子已成为博物馆的展品,成为了传统的一种代言。

天津地处河海码头,近得渔盐之利,厢风卫俗中不乏丰富而独特的饮馔承袭。津人不善甜品,但是始于清末民初的药糖却脍炙人口,风行至今,堪称百姓的一大口福。像药糖这样的复合味食品是天津五方杂处的城市生活中产生的一份特色,天津民间在药糖熬制过程中加入了多样中草药材而成的什味药糖,清甜醇香中兼具保健之效,进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味。

老年间的药糖讲究现做现卖,糖锅旁的豆蔻、砂仁、木香、薄荷、生姜等上好药材一一碎细,真材实料,让人心明眼亮。熬糖讲究火候,加药时因药性不同,火候更是关键。香气扑鼻的药糖熬好出勺,倒在干净的青石板上,晾凉后搓拉成条,切成小块售卖。块块药糖有的白如珠玉,有的绿似翡翠,有的紫若晶石,令人垂涎,其品种最多时可达四五十种。

药糖中最具代表性的应当是始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葫芦形“茶膏”糖。老辈人说,茶膏是药铺熬甘草后所剩的黑褐色的锅底儿,起出后成坨状,俗称茶膏。因甘草可补虚缓中,解毒清火,所以茶膏糖亦不乏保健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糖之药效、品种是卖者的口头禅,什么薄荷清凉败火,木香开胃顺气,生姜消食化水等,声声不绝于耳,卖者就像吃开口饭的艺人一样,长声短调,字正腔圆,诙谐幽默,俨若市井风俗画卷中最鲜活的色彩。

下页更精彩: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清朝的女人为什么喜欢带长指甲? 下一篇:为什么珍珠有这么多不同的靓丽色彩呢?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qq:3371650278

CopyRight 2013-2018 广场舞之家 Gcwzj.com 沪ICP备13044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