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网站首页 > 阅读频道 > 常识 > 内容页

防骨松补钙够吗? 五合一「骨钙营养素」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7-04-11 广场舞之家【常识】

摘要:可至医院检查骨质密度,开启「预防保

可至医院检查骨质密度,开启「预防保健」的健康旅程。

骨质疏松症影响健康

随着医疗照护的进步,人类平均寿命延长,骨质疏松已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台湾预防保健协会理事长赵顺荣药师表示,骨质疏松症容易导致骨折,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为手腕、髋关节及嵴椎骨,此外,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身高会逐渐变矮,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驼背、大小便困难等症状,嵴椎骨的压塌则会压迫到神经,造成肌肉无力、疼痛。

台湾停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约为25%,其发生率随年纪增加而增加!赵顺荣药师进一步说明,大约1/3的台湾妇女,在一生之中会发生一次嵴柱体、髋关节或者腕关节的骨折,男性也有1/5的风险。

怀孕与哺乳期须注意钙及维生素D的补充,维生素D3可以有效降低骨折风险并提升骨密度;台大医院新陈代谢科蔡克嵩教授于2016年5月报导提出「产后骨松症」新名词,指出较瘦小的妈妈,怀孕时若未补充钙,产后又餵母奶,可能发生背痛、驼背、身高变矮的骨松性嵴椎骨折。

赵顺荣药师表示,依据美国医学期刊,怀孕或哺乳时期妇女补充1000mg钙,可增加腰椎骨密度,胎儿也可增加骨密度;并可降低0.65倍高血压发生、0.45倍子癫前症和0.76倍早产发生。

您是否符合容易「骨质疏松」的族群呢?

-年龄超过35岁者

-更年期后妇女、卵巢切除妇女

-吸菸、饮酒过量者

-时常饮用咖啡、茶者

-缺乏运动者或长期卧床

-正值怀孕期间者

-长期服用药物,如胃药、类固醇、利尿剂、抗凝血剂、抗癫痫药物者

-患有心脏病、肝病、肾病、肾结石、糖尿病、高血钙、甲状腺机能亢进、副甲状腺机能过盛、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嵴椎炎、长期贫血者

*若您符合上述任一选项,可能为骨质疏松的高危选群,建议您可以至医院进一步检查骨质密度,并开启「预防保健」的健康旅程。

预防骨质疏松之2大重点!

(一)均衡的营养

日常饮食中,可适度食用一些高钙食物,如乳酪类、小鱼干、沙丁鱼、髮菜、豆类、深绿色蔬菜、芝麻、金针、海藻、海带、香菇等。必要时服用钙片补充,每日钙超过1,200~1,500毫克,对身体无更大益处。

(二)适量的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骨骼血流量及耐受力,进而提高骨密度,并能改善身体的协调能力,减少跌倒发生的机会或伤害。适当的「负重运动」是很好的,如散步、快走、骑脚踏车、球类运动、太极拳等;尤其是户外运动,藉由阳光的照射可以活化维生素D,有助于钙质的吸收。

预防骨质疏松10建议

依据2015台湾骨质疏松症防治共识及指引,预防骨质疏松有以下十个建议:

1.摄取适量钙及维生素D3(每日晒太阳20分钟)

2.避免过度节食(BMI值不要太低)

3.不食用太咸及含磷、蛋白质、咖啡因过量的食物

4.避免贺尔蒙不足(更年期妇女积极治疗)

5.避免会增加骨钙吸收的药物(类固醇等)

6.饮酒不过量

7.不抽烟

8.多运动以增加柔软度及肌肉力量

9.保持正确知识,改善身体的平衡度

10.定期做骨密度检查

赵顺荣药师进一步解说,骨松骨折好发族群为停经妇女,不只补钙,也要补充维生素D3,因维生素D3可帮助钙吸收,建议每日补充800-1000IU,可让体内维生素D达充足,有效预防骨质疏松与跌倒发生。每天钙的需要量,一般正常成年人为800-1000毫克,更年期妇女为1000毫克,吃钙片时间最好在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二小时或睡前(避免食物影响胃肠道吸收钙)。

【赵药师健康小知识】

补「钙」就够了吗?关键就在五合一「骨钙营养素」缺一不可!

1.钙:

协助造骨及减缓骨质流失,有助维持骨骼与牙齿的健康;有助于肌肉与心脏的正常收缩及神经的感应性。

2.维生素D:

增进钙吸收,促进释放骨钙,以维持血钙平衡;有效降低骨折风险并提升骨密度。

3.镁:

是主宰骨骼是否容易脆裂骨折的最重要矿物质,依临床证实最适当钙与镁的含量比是2:1的黄金比例。

4.锌:

主要扮演骨骼形成的角色,支持免疫系统有助于维持正常味觉与食慾。

5.B群:

维生素B1-有助于维持能量正常代谢,帮助维持心脏、神经系统运作。

维生素B6-增进神经系统的健康。

维生素B12-增进神经系统的健康,并刺激成骨细胞,可减低髋骨骨折风险。

下页更精彩: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癌因性疲倦怎么办? 中医调理有这些方法 下一篇:善用通讯软体 小贴图温「心」控三高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qq:3371650278

CopyRight 2013-2018 广场舞之家 Gcwzj.com 沪ICP备130444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