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1 广场舞之家【常识】
摘要:当我们还没怎么享用孩子的天真可爱时,我们就在为他们的淘气焦头烂额了。当我们还在为他们的叛逆而惶惶度日时,他们的身体生长问题又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父母为了孩子貌似永远都有担心不完的问题。孩子饭吃好了吗?穿得暖吗?住得可好?孩子什么时候长高呢
当我们还没怎么享用孩子的天真可爱时,我们就在为他们的淘气焦头烂额了。当我们还在为他们的叛逆而惶惶度日时,他们的身体生长问题又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父母为了孩子貌似永远都有担心不完的问题。孩子饭吃好了吗?穿得暖吗?住得可好?孩子什么时候长高呢?下面来看看讲解吧。
经常性地能听见身边的父母问:“孩子到底什么时候长高呀?哪些东西会影响他们长高呀?”
儿童时期生理、心理发育很快,处于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不同的月龄和年龄具有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1、新生儿期:出生至满28天内为新生儿期。
这一时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但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下降、各种疾病如窒息、感染等,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新生儿期保健特别强调护理如保温、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应定期(至少2次)进行访视,坚持母乳喂养,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婴儿期:出生28天至满1周岁为婴儿期。
此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所需的热能和蛋白质比成人相对高,因此提倡母乳喂养和合理的营养指导十分重要。婴儿期抗病能力较弱,易患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需要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程序,并应重视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注意消毒隔离。定期3个月查体一次。
3、幼儿期:1~3岁为幼儿期。
此期是小儿语言、思维、动作、神经精神发育较快的时期,要根据其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早期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4、学龄前期:3~6岁为学龄前期。
这时期体格生长较以前缓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力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能做较复杂的动作,学会照顾自己,语言和思维进一步发展。
孩子什么时候长高?应对这样的问题,不妨多了解不同时期儿童的发展特点。虽说人们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状况,但心理特点也很重要。身心健康,没个健康阳光的心理,如何去保证孩子的茁壮成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助于身体的正常生长的,二者相辅相成。
在如今这盛行长腿欧巴的年代,身高似乎又成了热门话题。尤其是男孩子,在高跟鞋满街跑的时代里,在身高小于175厘米被称为三等残废的年代里,压力可想而知。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父母就焦虑了!孩子什么时候停止长高?如果孩子在正常的年纪里没有长高,可怎么办呢?
人的身高受遗传基因和后天环境的综合影响,身高有两个突增期:一是出生期,在0至2岁;二是青春期,男性约在13至15岁,女性约在11至13岁。人体长高主要是由于长骨两端的骺软骨不断生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长骨两端骺软骨的血液供应,提高骨细胞的生长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迟骺软骨消失的时间,延长身高生长期。同时,适量运动能改善睡眠质量,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尤其是春天,多进行户外运动,多接触阳光,能使人体皮肤中的7—脱氧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促进身高发育。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项目,尤其是跳跃性、伸展性项目,比如慢跑、跳(摸)高、跳远、投掷、悬垂等素质项目,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要避免过早进行负重、剧烈、过于紧张、持续时间长、憋气的耐力性和静力性的运动,比如举重、摔跤、长距离跑等力量型或超负荷的无氧运动项目。要想增高,应该多吃蛋白质,尤其是含有中"氨基酸"的食物,如:面粉、小麦胚芽、豆类、虾、螃蟹、贝类、海藻、牛肉、鸡肉、肝脏、猪腿肉、蛋、牛奶、乳酪及深色蔬菜等。 反之,白米、糯米、甜点等食品则应尽量不吃。与其老是纠结孩子什么时候会停止长高这样无实际性的问题,不如日常多关心一下他们的饮食。
“孩子什么时候停止长高?”面对这样的问题,不仅父母要担忧,作为孩子也要时刻上心。虽说身高很大程度上是先天决定,但通过后天的努力,还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身高的,不能放之任之。假如身高不够,可以尝试着通过后天努力,改变这一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