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1 广场舞之家【常识】
摘要:宝宝的健康是每个父母都为之牵挂的头等大事,但是由于宝宝的身体没有发育完善,很多时候抵抗力不足,免疫力低下,所以宝宝也会经常出现生病发烧的情况。宝宝一发烧,相信爸爸妈妈们也是急得团团转。那么宝宝发烧怎么办呢?幼儿发烧一般又要几天才能见好呢?
宝宝的健康是每个父母都为之牵挂的头等大事,但是由于宝宝的身体没有发育完善,很多时候抵抗力不足,免疫力低下,所以宝宝也会经常出现生病发烧的情况。宝宝一发烧,相信爸爸妈妈们也是急得团团转。那么宝宝发烧怎么办呢?幼儿发烧一般又要几天才能见好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宝宝生病到痊愈是有个过程的,孩子发烧,一般都要三天的时间,只要每天同一时段的体温不再创新高,那就是好转的迹像,不必着急。不要企盼药到病除,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也正在和病毒对抗,所以生一次病,也是宝宝免疫力在增强一次。 高烧时温度突然下降而不再反复回来不是好事。炎症消失了就会不烧了。
宝宝发烧的温度不同,其实处理的方法也很不相同。现在让家长们更加清楚,如果宝宝发烧应该如何给与宝宝最舒服的护理。
体温37到38℃时:不必着急退烧
发烧本身又帮住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所以不太高的发烧时不必急着退烧的。盲目退烧往往引发很多不良反应,由于退热快、出汗多,易导致虚脱、循环系统的问题。
体温38到38.5℃时: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多喝水
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洗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热散出;另外水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每次泡澡约10到15分钟,约4到6小时一次。多给宝宝喝水,有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
体温38.5℃以上时:考虑使用退烧药
一般当宝宝在体温摄氏38.5℃以上时才开始考虑使用退烧药,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到6小时。常用退烧药包含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爸爸妈妈们都已经知道了,幼儿发烧一般也是需要两三天时间才能痊愈的。宝宝发烧程度的不同,所采取的对应的办法也是不一样的,上面介绍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做为一个参考。当宝宝发烧时,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退烧办法。
每当孩子生病的时候,也是父母们为之心力交瘁的时候,天下的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健康康的成长。但是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道理呢?孩子也一样。孩子生病也是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个必经环节,父母要弄清楚病因才能对症治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幼儿发烧的几种类型。
(1)稽留热
稽留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变动不超过1℃,这种热型可持续数天或数周,退热可渐退或骤退。临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肠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发热病的极期。
(2)弛张热
弛张热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发热时体温可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差达1.5℃~2.0℃或更多,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临床常见于败血症、严重肺结核、脓毒血症、肝脓肿、支气管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肠伤寒、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3)间歇热
间歇热体温可突然高达39℃以上,先有恶寒或寒战,经几个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大汗淋漓,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日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称为间歇热。临床常见于疟疾,如间日疟或三日疟、化脓性局灶性感染、肾盂肾炎等。
(4)消耗热
消耗热体温波动范围比弛张热为显著,24小时内体温差在3℃~5℃之间。临床常见于败血症、重症活动性肺结核病等。
(6)波状热
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又逐渐下降至微热或常温,不久再发,体温曲线呈波浪式起伏,称为波状热。临床常见于布氏杆菌病、恶性淋巴瘤、胸膜炎、周期热等。
上面为大家介绍的是关于幼儿发烧的几种类型,希望能给爸爸妈妈们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孩子发烧的时候,父母们也不必太过着急,应该冷静处理。及时的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做正规的治疗,才是帮助孩子恢复健康的关键。